首页
下载
关于我们
立即体验

万能小in AI鼠标一手测评:这才是AI的正确打开方式

公告
发布时间:2024-11-28
浏览次数:327
万能小in高质量文章-原创无忧

万能小in AI鼠标——不止是工具,更是AI伙伴!

我是个重度的文字工作者,也是一名金融行业从业者,每天的工作,就是对着电脑屏幕,查资料,读文档,写报告,看资讯……在文字的汪洋大海里,日复一日的消耗着青春、热情和创作的欲望。

10月12日,有幸在上海参加模速空间周年发展远景发布会,伴手礼是万能小in AI鼠标,第三天上班的时候,好奇心和尝鲜心理下,我开始了体验的过程。三周使用下来,觉得必须得写点啥,这款产品,完全刷新了我对鼠标及人工智能的既有认知。

在此之前,我一直用的是罗技的无线鼠标,对鼠标的印象,就是移动、点击、操作电脑方便而已。除此之外,鼠标还能有什么用?

而对于AI,不管是媒体圈,还是科技圈,抑或是我自己的微信朋友圈,看了好多文章,一开始自己有非常严重的AI焦虑,觉得我们很快就要被人工智能替代了,后来慢慢体验了不少产品,感觉AI回答也都大同小异,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就是正确的废话,就那么回事儿,对我帮助也不大。

因此,使用前,我对小in鼠标的心理预期也差不多,可能就是个AI应用加了个鼠标硬件的噱头吧?

使用提示:请一定记得下载驱动哈

先聊聊首次使用的经历。

小in鼠标的外包装,走的黑色简约风格,看着很干净,品牌Slogan是“让知识触手可及”,触字那个点用了小手点击icon的设计,花了些小心思。

打开后,看鼠标的第一眼,外观是灰黑色的科技风,颜值还不错,大气稳重,属于相对耐看的那种。

鼠标正面有个截图键和in键,我第一感觉这个截图键可能对我很有用,在电脑前的任何一个屏幕,随时一键截图,然后微信发送或者存储,是我需要的。然后那个in键,应该是点击调起小in应用的,这个应该是这款鼠标的最大卖点了吧,妥妥的C位键。

鼠标左侧面还有两个键,看图标推测,像是语音键和翻译键,然后我看了鼠标的背面,确实是。厂家倒也简单实在,一个贴纸,直接把这四个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明示出来。

这里不得不吐槽的是这个鼠标驱动下载的提醒了,当然可能跟我第一次使用AI鼠标,或者跟我压根儿不看任何产品的说明书的习惯也有关系。

我一上来,就按照自己此前使用过无线鼠标的经验,直接从鼠标背面底部,抽出了用来连接电脑的USB插头,然后插在了我的电脑上,然后很兴奋期待的准备感受一下AI鼠标的魅力了。

鼠标光标正常移动,那就说明连上了,然后,我点in键,没反应;再点,还没反应;其他三个键,点完也没反应。怎么回事儿?难道没装好?

这个时候,我翻过来又去看鼠标背面那个贴纸去了,然后,注意到了那行驱动下载的提示哈哈:

驱动下载:https://mouse.xiaoin.cn/

好吧,果然AI鼠标背后的人工智能还得靠软件,那就下载安装吧。进入网址,有Windows及MacOS两个系统安装选项,我是windows笔记本,很快下载安装完毕,这会总可以了吧?!

然后,点击in键,一键唤起了小in的应用,调出来的时候,还是有点儿小惊喜的,不错不错。

提醒各位读者,一定要记得装驱动哈!

万能小in AI鼠标不仅仅是一个鼠标工具,后面跟着一个强大的数据系统,对我工作的帮助不可谓不大。

资讯:知识库+创作的丝滑体验

进入应用首页,除了市面上常见的AI产品的那个提问框以外,还多了创作、我的知识库、资讯导读等功能,感觉很万能的样子哈哈。

可能对AI提问框已经祛魅了,我首先点击进入的是资讯导读页面。页面都是相对专业性的长文资讯内容,展示形式是标题+AI导读后的文章概述及关键要点,可以点击查看原文,可以设置个性化订阅兴趣标签。

等于是把网络上的这些专业性长文、价值资讯,按照我的兴趣偏好,每天抓取后用AI导读的形式,帮我进行速读。对于那些动辄上万字的长文内容来说,这种阅读体验也确实很方便,感觉每天快速刷一遍,尽览天下事。

刷的过程中,我浏览到了”马斯克最新访谈:ChatGPT后,教育最核心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”这篇文章,本人是马斯克的铁粉,就想收藏一下,然后注意到了“添加到知识库”这个按钮,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选了添加到知识库。操作后,进入到了知识库页面,点击这个内容,长这样:

资讯直接添加到知识库的过程倒是很丝滑,可是,添加到知识库的东西有啥用呢?怎么用呢?创作的时候可以用吗?

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点击了左侧的“创作”按钮。是的!写东西的时候,要是能立即用上这些高质量的内容,感觉就跟我读完一个网页,知识瞬间变成自己的了,用自己的话写出来,这样才不枉我添加到知识库吧?!

进到创作页面,看到头部是品牌的滚播宣传文案,类似“AI长文写作引领者”、“联网+知识库检索参考信息、专业全面”之类的,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,真有这么好吗?

搜索栏是提醒搜索你想要的创作应用,我想着就按马斯克访谈的内容,做一篇演讲稿吧,搜索演讲稿,点击创作,在页面找到了背景文档-手动上传-从我的知识库中选择,把这篇文章用上了:

咱们一起来看看2000字演讲稿的创作结果吧:

完美引用了马斯克这篇访谈的观点,而且文章没有AI痕迹,内容也显得很高级,作为初稿,我修改起来居然感觉有些压力,这人工智能写的比我写得好啊?貌似不咋需要修改了?

这个从资讯导读的速读,到选中资讯添加到知识库,再到基于知识库的创作,整个使用流程,无比丝滑!就像我每天在做的一样,看到好文章,微信收藏起来,下次写作的时候,去看一下,看看能不能借鉴使用。只是AI的介入,让这个过程太流畅了!

知识库:学的精,找的准,我被震惊到了!

上面一圈体验下来,我发现他能写的好,可能真的是基于个人知识库。我心说,得好好用用这个知识库了。

于是,我上传了第一个文档——InstructGPT这篇论文。这个PDF文档,完整讲了GPT的训练原理,是我去年3月份从一个AI群里存下来的,当初可是花了将近4个小时才把他读完。没办法,英文没那么好,读的很累,还读的一知半解,通篇都是专业词汇,一边读一边在查词翻译。

现在,传完文档,提示学习解析,大约过了3分钟,看到学习结束后的成果:

导读,有文章概述和关键要点,快速掌握了论文基本信息。

思维导图,看到了文章架构,清晰很多。

翻译,全文翻译,这以后谁还愿意费时间读英文原版呢?右边中文点击后,还可以左右侧中英文对照,体感很好。

提问,准确找到了论文中的相关知识片段,然后给出了简洁清晰的回答,关键是中文回答啊,太爽了,这以后英文文献,不是想咋问就咋问,没有语言理解障碍了?

最后是笔记,我把最早关于这篇论文的一些观点描述放进来了,这下好了,以后再查找就太方便了!

体验完英文文献,我想测试一下我平常接触到的最多的一类文档,上市公司年报。

话不多说,刚好最近在研究一家AI教育的标的,也约了董事长要去拜访。来看看向年报提问,能不能找的准,能不能帮我在又臭又长的年报中,发现真正有价值的,我想知道的信息。

哪怕是具体的财务数字,准确定位,准确回答,这种年报的阅读方式也太高效了吧?!

把文档丢进来,学的精,查的准,我被震惊到了!

谁说AI只会说正确的废话的?

把文档放进知识库,一切就都不一样了。

提问:联网+知识库打开了AI学习的新天地

有了上面的体验后,我终于对这个AI提问框有了好奇心,联网+知识库提问,跟市面上随处可见的AI提问框相比,有什么区别呢?会不会回答的更准确呢?让我们开始吧。

第一个问题,联网提问,下周要去淄博出差了,第一次去这个城市,让他先给介绍一下:

资料搜的很全,联网查到了13处资料,给出的答案也很全面,饭桌上可以跟当地土著吹吹牛了,你知道姜太公是咱们淄博的吗?啊?不知道啊?我知道哈哈!

第二个问题,再小试牛刀,淄博烧烤怎么出名的,怎么就变成城市名片了?

联网查了15处资料,清晰准确的还原了一个偶然的社交分享,怎么话题引爆,又是怎么快速得到官方相应的全过程。不知道下一次这样泼天的富贵会被哪个城市接到?

第三个问题,我把知识库提问这个选项也选了,毕竟咱去淄博的主要任务是调研这家上市公司的,看看我刚刚上传的上市公司半年报能不能给用上。

看上图,这就绝了,绿色的是内部知识库搜出来的,蓝色的是联网搜出来的,联网+知识库提问,回答也太全面了,这见面之前的个人背景信息调查算是做足了。

然后,我的求知欲也被彻底激发了:

问个历史问题吧,要去山东了,我对粟裕大将作为战神的成长史很好奇:

问问AI的发展史吧,看看能不能帮我梳理成表格:

问个英语问题吧,单词可以这么来记:

问个最近流行词汇的问题吧,什么是i人,什么是e人?发现还能图片提问,那来道高考数学题试试,居然做对了,AI已经这么强大了么拜托!越问下去,我越感觉自己好像有很多问题了,仿佛打开了AI学习的新天地!

长文创作:谁允许你把论文写的这么好的?

问完问题,我又回到了创作。

原因是:我在创作页看到的滚动播放的文案,AI长文写作引领者,这个说法也有点儿太王婆卖瓜了吧?我只是写过一篇演讲稿,可能这要求也不高,如果写专业性极强、格式规范要求又高的论文呢?

ChatGPT是从大学火起来的,也引发了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一些讨论,就“生成式AI如何影响高等教育”的课题,我曾经下载了一些文献来做研究,那就来看看他能不能把这些参考文献都用上,来写一篇专业论文:

论文生成结果页,还列示了该课题下的更多参考资料,看来为了写这篇论文,除了我自己上传的参考文献以外,小in还自动帮我检索了更多联网资料。

论文支持Word下载及AI在线编辑,来看一下Word格式的论文结果:

我读完这篇论文初稿后的感受是,王婆卖瓜确实有一定实力基础的:

  • 字数选择了2万字,生成了2.4万,字数达标,内容很丰富。
  • 前后不重复,逻辑非常统一,关键是这个格式也太好了哇,标准学术格式。
  • 我提供的所有文献都用上了,还带上了引用角标。
  • 论文言之有物,没有AI味儿。

最后,谁允许你把论文写的这么好的?我只是想系统整体的看一下生成式AI对高等教育的影响,你却给了我一篇这么全面的深度报告,我能读的完吗我?

鼠标功能:语音、翻译、截图功能丰富

除了上面的小in键所唤起的AI功能以外,我还测试了鼠标的语音输入、语音翻译、一键截图功能,感觉没有小in的AI功能那么惊艳,但聊胜于无,也还是有些用处。

语音输入本质就是语音打字,语音的识别率还比较高,文字基本准确,跟讯飞语音输入法的表现差不多。不过我很好奇,是谁会在电脑前,不用键盘打字,而是拿着一个鼠标语音输入哈哈,感觉这个功能很鸡肋。也可能我没有这个习惯吧。

语音翻译本质上也还是语音打字,只不过你说中文,他自动打字出英文,写英文报告、英文邮件啥的很有用,尤其是我们这些非母语写作的人来说,说中文直接输出英文很友好。

一键截图很好用,比桌面微信的那个截图好用,不用来回切换截图时是否要隐藏当前界面,随时在你所在的屏幕,一键唤起截图,还能截图翻译,我测试了一下,大家可以看看:

总的来说,语音、翻译、截图这几个功能,都还有些用处,截图我最喜欢,确实很方便。对比小in的AI应用端软件带来的硬菜体验来说,这几个功能就算是饭后甜点吧,也是加分项。

使用场景:会员权益居然还能在APP和小程序上使用!

这几周的使用过程中,我对万能小in也有了一些好奇。然后在微信搜了一下万能小in,发现他们居然还有微信小程序,好奇心下,又去手机里面App Store看了一下,App也有!下载后,用鼠标捆绑的手机号登录,发现在鼠标应用端上,一样可以使用!提问记录、创作记录啥的,完全云端同步。

更夸张地是,搜索还发现了网页的网址:https://xiaoin.com.cn/。在浏览器输入网址也能正常登录使用!

我以为AI鼠标只是搭配电脑使用的,鼠标一键开启AI,没了鼠标,就没了AI。可你倒好,我就算是鼠标丢了,都不影响我使用AI,互联网软件公司做产品的思路,果然有些清奇!

看到这篇文章的友友们,记得下载小程序、App使用!毕竟,手机用起来更方便不是。

万能小in AI鼠标:不止是工具,更是AI伙伴

一手体验万能小in AI鼠标后,感觉这才是AI的正确打开方式——好用,有用。

一款小鼠标,承载大科技。指尖上的人工智能,让知识触手可及。

不止是工具,更是AI伙伴:

  • 学习的伙伴、思考的伙伴、写作的伙伴、阅读的伙伴。
  • 终身学习路上的一位挚友,具有超能力的良师益友。
  • 随时随地在线,想问啥就问啥,想写啥就写啥。
  • 相比生活中向他人学习请教,AI学习,不用担心尴尬,不用担心没有立即反馈,贴心的智能小伙伴。

就写到这里了。我得抓紧时间,往个人知识库里多上传一些文档,调教一下自己的AI去啦。

想要快速生成各类文章初稿,点击下方立即体验,几分钟即可完成写作!

万能小in
AI写同款,原创无忧